Psychodive_freediving_自由潛水

忙碌社畜的深度賽備賽筆記

Psychodive_freediving_台灣盃深度賽

筆者:獸醫教練

這個三月,終於實現了一年前的生日期許:「參加一場深度賽」

其實蠻荒謬的,剛報名時一度覺得自己瘋了。不住在海邊又有忙碌的獸醫生活,到底要怎麼練習。想想也真不可思議,跌跌撞撞也是走過來了,雖然不是什麼很厲害的成績,但還是分幾個不同面向,來跟大家談談備賽的心得,希望可以讓之後有意願參賽的「城市選手」少走一點冤枉路。

Psychodive_freediving_台灣盃深度賽
自由潛水城市選手

有別於其他的備賽筆記,這裡不講備賽前中後,而是想用不同的角度,談談備賽期間的幾個層面,當然第一個最想跟大家談論的就是,心態。雖然說自由潛水是很吃重各種技巧的運動,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心態,不管是在水裡還是在陸地上,有健康堅強的心態,才能讓你繼續走下去。還記得賽前兩個月時,因為需要兼顧訓練跟工作,所以會把握每次船潛的機會,恨不得在一次的船潛訓練裡面,多塞一點訓練,想在短時間內追求到新的深度。也因為這種不健康的心態,讓我在某次船潛發生我人生以來最嚴重的擠壓傷。

擠壓傷

那天海口港外海的流有別於以往的亂,也稍微有些浪,雖說整體海況還算舒服,但我一下海,第一潛暖身,面鏡就開始進水,之後lanyard斷掉,當下心想,幹啊有夠煩!不管怎樣也不能浪費這一次的船潛阿,所以當天硬拚了兩潛極限55m,第三潛55m身體明顯疲憊、僵硬,平壓也花了更大的力氣,轉身後就開始劇烈的呼吸反應,回到水面一吸氣,就知道自己完蛋了,氣管裡充滿水讓我吸氣變得很困難,當天洗澡的時候,看著自己從口鼻不斷流出來的血水,心裡想著自己到底在幹嘛。事後檢討,除了技術性的問題之外,我想我的心態需要調整,追求深度就像是吸毒,會忍不住的躁進,一躁進就是毀滅的開始,當心、技、體都沒有準備好的時候,一直不斷的追求深度就只是在測試自己什麼時候會BO或是擠壓傷

Psychodive_freediving_台灣盃深度賽
自由潛水健康堅強的心態

後來給自己調整心態的方式是,在訓練時總是告訴自己:「我的目標是100m不是2023台灣盃」,把自己的目標拉遠,你可看到更開闊的各種可能。並且在每次訓練都設定好自己的項目及備案,當天做完訓練的項目,就不要繼續硬下,沒必要也沒意義。好的心態,可以幫助你在備賽或追求深度的路上更加堅定,也可以反過來保護你的身體。

Psychodive_freediving_台灣盃深度賽
Freediving 追求深度像是吸毒

時間規劃

人家說時間擠一擠就有了,不知道我的是不是特別難擠,先不要講幹話了各位。沒錯,接下來跟大家聊聊,想當城市選手要怎麼安排兼顧工作與訓練。我從去年報名後,就開始備賽,要兼顧備賽、工作、又剛好潛店剛起步,堪稱蠟燭三頭燒,老實說,有夠累。先來講一下我的工作性質,執業獸醫,工時長,但換到比較多的假,可自由排班,所以我把班幾乎排成能夠放兩天假或三天假,我認為前一天先到訓練地點,好好睡一個覺,對於隔天的訓練會有很大的幫助。但的確也有些人可以當天來回。舉個例子,鄰近比賽時期,會有許多的船潛訓練,每次船潛大概會是早上的八點,若要當天來回,就需要五點多起床(如果是住南部的話)搭第一班船,到了小琉球後直接到碼頭上船,光想就覺得體力耗盡。另外還要考慮的部分就是花費,去訓練一天,包括住宿、船潛費用、吃喝…等等,都要花錢,我們算最便宜的背包客青旅,一天大概500-700,船潛一次900-1500,吃喝算個很省的300,這樣就要2500,如果要不是自己騎車,或是中北部的朋友,還要計算交通費用及租車費用,可能又要多個幾千塊,更別提可能有其他裝備更新的開銷以及比賽的報名費用。所以除了時間夠多,口袋也要夠深。總結來說,想要來當城市選手不是不行,除了努力之外,也得天時地利口袋深。

Psychodive_freediving_台灣盃深度賽
自潛選手時間規劃

雖然說在城市還有工作,不能常常到海邊訓練,相對來說會吃虧很多,但遊戲總是要有點難度才好玩。所以怎麼在陸上做一些乾式訓練,是我一直以來的課題,我個人認為這裡可分成兩個部分,「技巧」跟「身體素質」。在技巧的訓練上,我秉持著破碎的時間都可以拿來訓練的原則,在上班的空檔或是手在做其他事的時候,就會吐乾練習MF,開不關你的事的會(這麼說會不會被老闆罵)時,可以做靜態table(不要做到昏倒就好),不然你也是拿去睡覺、發呆或是打手游。下班回家,如果經過公園,就下去做個動態table,可以設定走一百步,休息時間遞減,模擬踢到腳酸,二氧化碳又很高的情況(請注意安全,不要嚇到在公園玩耍的小孩或是跳健康操的大媽們),如果會害羞,也可以躺在床上閉氣加交互抬腳,模擬踢蛙鞋的動作,強度想要再高一點可以套彈力帶在腳踝的地方增加阻力。睡前滿肺跟吊胃的拉伸不用說,每天都要做,還有一定的機會可以順便戒消夜。你以為結束了嗎?沒有,要睡覺時,躺在床上,做意象訓練。在過去有很多文獻都以證明,意象訓練可以強化運動員的運動表現,每天花個幾分鐘,從放鬆準備、躬身、踢蛙鞋、FF、MF、摸底、轉身、踢腳,恢復呼吸全程想像一次,會讓你的心跟身體記住下海時要做什麼事。

Psychodive_freediving_台灣盃深度賽
自由潛水生活中訓練 Freediving Competition

時間管理大師

沒錯,想當個城市選手,就得把握每一個破碎的時間去努力,稍微弭補一點沒辦法下水的劣勢。再來我覺得很重要,但很多人會忽略的一塊,就是「身體素質」的精進,很多時候,我們在矯正自己的姿勢時,很多時候不是做不到,而是不知道怎麼用力或是肌力不足,這時候重訓就派上用場了,這裡的重訓並不是指那些讓肌肥大的重量訓練,因為過度的肌肥大是有可能阻礙某些運動的流暢性,而自由潛水跟其他運動一樣,都需要功能性訓練來建立體力及肌力的基礎。舉個例子,不管是bifin、monofin或是no fin都會需要髖關節的活動度,所以分腿蹲、側蹲、壺鈴正側甩、臀推或是一些抗旋轉能力的訓練,都是不錯的訓練菜單。再舉個例子,許多人在free fall的當下,會不自覺的腳向後偏離繩子,這時候其實只要稍微卷腹就可以改善這個惱人的問題,進而提升FF的效率,而卷腹其實就是核心訓練「貓駱駝式」的變體,礙於篇幅,這邊就不進行贅述。另外很多人會因為MDR造成嚴重乳酸堆積,導致回程時腳痠,甚至無法保持有效率的踢腳,最後只好代償成腳踏車腳,這種情況,可以藉由腿部肌力及肌耐力的訓練來改善,包括間歇跑、無動力或是高強度的有氧訓練…等。總而言之,廣義的陸上訓練,會包含技巧的熟練,以及身體素質的打底。這些訓練就像金字塔的地基,越穩固越能讓你要進階時可以無痛升級。

Psychodive_freediving_台灣盃深度賽
Freediving Competition Workout

船潛跟岸潛對城市選手來說是彌足珍貴,每次訓練都必須先設定好訓練項目,訓練後務必寫筆記,並把這一潛做不好、不妥、出現問題的地方好好重新想一次,並在下一次嘗試改善,也就是照著「錯誤→釐清問題→嘗試修正」這樣的循環,如此才能有效率的去進階。最後還是提醒大家,海訓怎麼安排基本上是老生常談,但還是請大家親自去嘗試,每個人的訓練菜單都不一樣,不要過度訓練,也不要一訓練就想要拚深度,老話一句,這只是在測試自己什麼時候會BO或是擠壓傷。另外,城市選手比較不會有的問題,就是安排休息日,如果連續訓練了2-3天,請務必排一天的休息日,什麼都不做,或做一些低強度的運動來維持運動,不要讓自己有討厭訓練的感覺是很重要。

Psychodive_freediving_台灣盃深度賽
感恩惜福

打斷手骨顛倒勇

最後,跟大家談談挫折這件事,自由潛水的挫折會很赤裸,沒辦法欺騙誰,只要一點失誤,就可能會有很大的影響,但卡關不是壞事,BO不是壞事,擠壓傷不是壞事,壞的是你被打倒後,不想面對。當你遇到卡關的狀況時,可以試試看休息個一兩天,好好調整自己的心態,再去思考並修正自己的錯誤,心、技、體需要併行,才能好好走下去。我在備賽時,有時會在恆春訓練,恆春海口港外海海域很平靜,大多是微浪無流,但有個令我無法接受的事情就是躍溫層,在某一個深度時,海水會突然變冷,恆春的海變冷的程度都不是漸進式的,大多都是很暴力的下降,這時觸碰到冷水的皮膚,像是臉、手、腳,會引發很強烈了呼吸慾望,會倒抽一口氣(有點像呼吸反應),讓人很想呼吸,很想回程。這對我來說是非常困擾的事。後來嘗試每天洗冷水澡夾鼻夾閉氣,當時是寒流來的季節,每次洗澡都是天人交戰,而且要盡可能的慢慢洗,後來發現我對冷水的敏感度會越來越低,大概就是「阿變冷了」這樣的想法。要知道變冷了這件事到底會有什麼影響,會失溫嗎、有發抖嗎?下潛才幾分鐘,理論上不會,那就跟呼吸反應一樣只是一種不舒服的狀況,是可以忍受的,如果這樣想就能更有效率放鬆身體。Early turn的理由有無數種,只有堅持(這裡的堅持是對訓練、勘誤、努力…等等的堅持),才能前往更深的大海。

Psychodive_freediving_台灣盃深度賽
自由潛水擠壓傷後的血氧濃度

如果你要成為城市選手,需要有心理準備,這是很辛苦的的一條路,需要有很多的自律及強大的心理素質,這些都是可以訓練的。沒有住在海邊、時間相對破碎是劣勢,但也可以利用這些劣勢去想想自己可以做到的訓練,因為這些劣勢而駐足都只是藉口,畢竟每個人都有難關,每個人都有要面對的課題,要好好思考自己如何安全的用最有效率的方式進步,不要躁進不要僥倖,好好訓練、好好上班、好好休息、好好利用破碎的時間、好好保握每一次下深度的機會,讓自己比起上個禮拜的自己是更強的就夠了。最後祝每位未來的城市選手比賽順利。

Psychodive_freediving_台灣盃深度賽
Freediving Every Weed